进阶式阅读《小脑袋,大问题》系列活动【一】
卢梭曾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育呢?
前期,老师们自主阅读了《小脑袋 大问题》一书,对书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悟。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幼儿在教师高水平的提问下进行师幼互动,2022年11月3日,我园全体教师齐聚多功能室,聚焦《小脑袋 大问题——促进幼儿自然游戏场深度学习的高水平提问》开展进阶式阅读活动。
内容简介
《小脑袋 大问题》一书是专为幼儿教师提出高水平问题而准备的实践指导类用书。依次介绍了在教室各活动区、一日常规的不同环节及其他多样情境中提出高水平问题的技巧,以及聚焦于如何将高水平问题与师幼的多种互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书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渗透着“孩子在心,教育随行”的课程理念。
总结关键词
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向老师们抛出问题:针对“高水平提问”,谈谈你的理解。老师们众说纷纭,将“高水平提问”用激发、创造性、开放性、深入思考、 提问时机、拓展等几个关键词进行总结。
《小脑袋 大问题》告诉我们,所谓“高水平提问”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回答的开放式问题,是在不主导幼儿游戏的前提下启发幼儿深入游戏和探索的问题,是促使幼儿进行批判性思考、想象、评价及创造的问题,是在适当的时机与幼儿进行有意义对话的问题。
故事分享——解读布鲁姆分类法
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掌握提问的技巧呢?让我们一起跟随《小脑袋 大问题》的步伐,一起研读布鲁姆分类法。
布鲁姆分类法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几个部分引导教师运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和学习。
王晓语老师以幼儿美工区完成的作品为例,结合书中观点,谈了自己提问的思考。原来更高水平的提问是使大脑更聪明的思维,在活动中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幼儿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与学习,同时也引导老师学会做一个用心的聆听者。
杨红梅老师讲述了孩子们在自然游戏场的“蝴蝶”探索之旅。在孩子们观察蝴蝶后,杨老师以“蝴蝶是什么颜色的?蝴蝶是大的还是小的?”两个问题引导孩子回答。在解读《小脑袋 大问题》中的布鲁姆分类法后,杨老师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将原来封闭式的问题转变为开放性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蝴蝶?它跟别的蝴蝶有什么不一样?你能不能设计出比它更特别的蝴蝶?”这一次,孩子们滔滔不绝,在欢声笑语中延续了谈话内容。
在这样一个常见的场景中,或许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法与孩子进行深入交谈的问题,又或许教师明白要多鼓励孩子表达却囿于自己总是成为“话题终结者”的无奈——想问,却不知道可以问些什么。在这样简单的一问一答中,教师很难对孩子进行深入的了解,孩子也很难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读书解困惑:高水平提问要注意什么?
小班夏继莹老师:提问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先简后难,一步步探究。并用鼓励赞许的目光与孩子眼神接触,每次提的问题不能太多,最多2个问题,留足等待时间给孩子思考。
中班俞亚晓老师:我们在向幼儿提问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前期经验。同时可以运用丰富的词汇,不要惧怕使用“高端”词汇,幼儿是能够通过语境来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这样也能提升幼儿词汇量。
小班梅凰老师:就小班幼儿来说,我们更多的是要去引导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3-6岁幼儿发展指南》,我们要耐心的倾听幼儿的讲话,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去进行提问,并且给足幼儿思考的时间!
老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育儿经验,畅谈体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精彩的汇报,聚焦“高水平提问要注意什么”这一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随后教师们共读了书中给予我们的教育建议,加深了记忆和理解。
游戏观摩——根据布鲁姆分类法进行高水平提问
随后,聚焦玩水区孩子们“搭水桥”的视频,全体教师进行分析与思考。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启了思维碰撞。
玩水区负责人李俊峰老师就“男孩搭水桥”的游戏过程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游戏过程中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不盲目打断孩子的游戏旅程。在尊重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高水平的提问引导幼儿从直观行动思维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良好的施展平台。
自然游戏场场域推进再优化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张炜副园长针对《小脑袋 大问题》进阶式阅读活动布置了下期作业要求,指明了进一步研读的方向,提高了更高层次的阅读目标:聚焦“高水平提问”,寻找自然游戏场真实发生的案例,以录频的方式交流分享如何通过高水平提问推进幼儿深度学习?
《小脑袋 大问题》中的案例让教师们清晰地了解高水平提问的要求与方法,唤醒了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也让我们不断从内心将自己打破,在调整、实践、优化、反思的过程中共同勾画美好的课程愿景。
《小脑袋 大问题》进阶式阅读还在继续,期待老师们能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当你问幼儿问题的时候,
记得要认真聆听他们的回答。
作为一位积极的聆听者,
你要表现出对幼儿想法的兴趣和对各种答案的开放性态度,
而不是聆听你所期待的、所谓的“正确”答案。
用户登录